2017-03-27触摸大北京触摸北京

当你站在北京香山的半山腰往东了望,一定会看到一处六峰连缀、逶迤南北的神秘的小山丘,山丘的两座宝塔(玉峰塔和妙高塔)更是香山地区标志性建筑,这里就是有“燕京八景”之称的——北京玉泉山。



这座玉泉山,是西山东麓的支脉,因这里泉水,“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故此称为“玉泉”。玉泉山是封建帝王的御园,没有皇帝的特别恩赐,即便是朝廷大臣也无法入内。



早就听说西郊玉泉山是京城中央高层人物所休养居住的地方。从南宫门(玉泉山静明园共有六个门,正门俗称南宫门,大门以东有东宫门、小南门和小东门,以西有西宫门,西北有夹墙门)经过,看见这里荷枪实弹、戒备森严的卫兵,总是让人有一种肃穆神秘、深不可测的感觉。



那年早秋,有幸去了玉泉山“静明园”。


“额的个神啊!”玉泉山里面真叫个大,真叫个美呀!青山绿水、古木参天、空气清新、万籁俱寂,与外面喧嚣的北京城街市截然是两重天地,真真的一个世外桃源…… 怪不得皇帝老儿就喜欢这个地方。


据介绍,乾隆皇帝非常欣赏玉泉山的景致,并总结出了十六景:“廓然大公、芙蓉晴照、玉泉趵突、竹垆山房、圣因综绘、绣壁综绘、溪田课耕、清凉蝉窟、采香云径、峡雪琴音、玉峰塔影、风篁清听、镜影涵虚、裂帛湖光、云处钟声、翠云嘉荫”。


我们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已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知道那是哪个景,只觉得双眼已不够用,跟着走马观花、胡乱观望。



北京玉泉山是燕京八景之一。玉泉山经过金、元、明、清四朝的建设,才有今天的规模。可以说这里是四朝皇家园林。这里不仅山青水秀,布局精致,而且还有不少诗文雕刻、山洞石像。尤其是这里的泉水好,流量大,号称“天下第一泉”。用玉泉山泉水灌溉的“京西稻”至今都是名贵大米。



 “玉峰塔”位于玉泉山巅,又名定光塔,俗称大塔。塔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为北京市地理位置最高的塔。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高33米,仿木结构楼阁式。


塔身每层八面均辟门窗,壁体很厚,内有盘旋式石梯,层层上达,楼梯宽大平缓,在古塔中很少见到。每层均设佛龛,但已残失。各洞龛均有乾隆年间所制的石刻对联,今大部分尚存。“玉峰塔影”,曾为静明园中一景。



玉泉山经历了从金到清的发展过程,起源是金章宗的玉泉山行宫和芙蓉殿,元、明时期,玉泉山就成为皇家避暑胜地,元世祖忽必烈在玉泉山修建了昭化寺,明英宗,又在玉泉山修建有上下华严寺。清康熙年间,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翻修扩建,清代康熙皇帝,最终将“澄心园”改名为“静明园”。
  


 “静明园”里由慈禧太后题匾的“含晖堂”,是接待重要贵宾的场所。



 ”玉泉趵突“乾隆御碑矗立在山崖上的一座古建筑前面,下面的石砌崖墙上镶嵌着两幢石碑。为什么叫“玉泉趵突”呢?其实自金代以来,这一景一直叫“玉泉垂虹”,但乾隆皇帝有个爱好,就是希望把天下美景统统搬到北京来,就好像他下了江南,觉得江南风光无限好,就把江南水乡的美景直接搬到北京,修了个苏州街。


这样的例子很多,可是趵突泉他搬不过来啊,据说经过他多次实地考察,认为玉泉山的水是从石缝中流出的,不能形成瀑布“垂虹”的景致,更像趵突泉,就把名字给改成“玉泉趵突”了,并作诗留史:“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廊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一幢是“天下第一泉”御碑,另一幢上面刻有“御题玉泉山天下第一泉”碑文。



这两幢石碑下面的湖边,有白玉栏杆围出一汪清水,那就是泉眼所在,现在早就没有泉水“趵突”了,甚至看不见一点涟漪,惟有北面有人工瀑布。



相传如果水将湖中的小圆石淹没,那么北京城将受灭顶之灾。



这个石桌、石凳是领导经常散步小憩的地方。



图中房屋据说全部由极其珍贵的金丝楠木建造而成。





金丝楠木殿旁年代久远的银杏大树,也散发着帝王之气。



玉泉湖旁的真武祠牌楼,“元极神霄”由乾隆题额。



玉泉山里的道观“真武庙”,乾隆题殿额为《辰居资佑》。



地臧洞之一:观音洞外景



观音洞中精美的石刻佛像。



洞中的摩崖石刻——菩萨石像和乾隆御笔



洞中的摩崖石刻——乾隆御笔题诗



玉泉山保护的很好,文化遗存相对比较完整,包括那幢乾隆御碑、地臧洞摩崖石刻等处,几乎没有丝毫损坏。



洞中的摩崖石刻——乾隆御笔题诗



屋后山上就是驰名中外的“玉峰塔”。



旁边就是东岳庙,殿名“玉宸宝殿”。这里也算是御花园了,奇花异草、四季常青、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在玉泉山之西,有一座东朝西的建筑——东岳庙。这座结构精巧、现存最大的无梁殿(无量殿)内供昊天至尊、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像,殿名“玉宸宝殿”。



背后山上是著名的华藏海石塔。


石塔在半山上的华藏海禅寺内。寺早毁,仅存此塔。塔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全部用汉白玉石雕砌,平面八角形,七层,仿木结构,密檐式实心塔,无门窗。高约15米,塔座为八角形须弥座。


须弥座八面束腰部分雕有释迦牟尼从降生到圆寂的故事,塔座的转角处刻有力士图。须弥座上部由石雕仰莲承托塔身。塔身八面均雕有佛像及佛传故事等。塔身上部为仿木结构的石雕密檐,塔顶为石制覆钵式塔刹。刻工娴熟精致,堪称清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此塔结构除塔身下部的雕刻在1900年被八国联军侵略者砸环外,其他部分保存尚完整。



房外走廊上遮阳的葡萄架。



房屋院子前的小树林、绿草地、小石桥和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在这里散步、思考真是心旷神怡啊!



可见玉峰塔。从正面看房屋好像不太大。



如果从侧面看房子也不小。



房后湖边景色如画、环境宜人,是个垂钓的好去处。



依山傍水、环境幽静,真是个绝佳地界。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VV公众平台”作者观点,不代VV立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立即打开

恭喜您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