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5北京范儿

一说起我们这片儿,老叶似乎很熟,他的“梦——”剧,和“青春——”剧中都有在我们这边拆了半截儿的计委院儿的旧楼区里,和百万庄那边“甲乙丙申”区里取的景,这两大片宿舍区的设计,规模,楼房样式都极为相似,只是颜色不同,这片是灰绿色,那片是砖红色。还有就是那片楼区内含几幢“申区部长楼”.


那时计委院儿的孩子一和“申区”的孩子“茬架”,就声称要扛上铁锹和搞头,到人家部长楼“给丫拆房去!”-----“辛黑子”就是在计委院儿里被几个半大小子把他衣服给扒了,----“吴胖子”和乔乔家就住在计委院儿里-----让熟悉这边的人看着很亲切。


前些时候老叶在微博上讲他们院儿的故事,提到一个叫“朱豆儿”的孩子,当年我曾听我们这边“二炮”的一哥们儿提起过,说他们院儿里有一“老炮儿”老欺负他们这帮半大小子,他要去叫朱豆儿来“收拾丫的!”----我就发博问老叶,听说过我们这边的朱豆儿吗?他回复说,知道,就是“二炮”院儿里的!--


看来老叶还真认识我们这边不少孩子!我问老叶,这边他还知道哪位?老叶说:你们那边就更多了,王小点儿就是你们那边七机部的,还有百万庄那边也不少,以后咱慢慢聊。-----“朱豆儿”是第二茬儿的“小顽”了,和我们同属一茬儿人。----在69年70年前后,“老兵儿”那茬儿人基本都被发配干净了。


充军的,兵团的,插队的,---北京出现了一段真空期,消停了两年,——老的不“玩儿”了,小的还没“玩儿”起来呢---——直到七三年前后,出了个“反潮流英雄”黄帅,学生又不学习了!闲得蛋疼的一帮半大小子就又“玩儿”起来了。----这就是第二茬儿——我和老叶和都梁这茬儿人的故事了。


与那帮“老兵儿”不同的是,我们这茬儿人不太讲究“血统论”,阶层分得不那么清了,无论是“院儿派”还是“胡同串子”,谁横谁牛逼!这不能不说是个历史进步----王朔就是在这段时期从城里转学到我们这边位于三里河三区内的44中,上了一两年的中学。---他在《动物凶猛》里对此有过一些描写。


北京西城区44中基本处于三里河三区和二区的楼群当中,附近的宿舍区有财政部,商业部,中科院,五机部,等等---王朔在他的自传体小说《动物凶猛》中写道:父母为了使我远离我那帮“坏朋友”,特意把我转到了离家很远的一所中学,---附近多为三至四层的老式机关宿舍楼,楼内多为双职工家庭.


老叶拍的“青春——”剧就是纯属我们这茬儿人的事儿了,拍起来得心应手,轻车熟路,我们看着也倍感亲切,这时的打扮虽还是以军品为主体,却也略有不同了---通常的“板儿绿”(国防绿)“海灰”(海军军装)代替了以前的旧军装,冬天有了羊剪绒的皮帽子,护耳半放,两边向上飞翘着。


春秋时讲究穿坦克兵的作训服——军绿夹克,还讲究“军衬内摋”(将军绿衬衣系在军裤里面)就像剧中高洋,方言他们那样。“冰场茬架”之风主要兴起于我们这茬人,“老兵儿”那帮人不太玩儿这些,除了什刹海冰场之外,还有一处野冰——八一湖冰场,那更是各路“英雄”的聚集地!


由于八一湖地处军博后面,属“新北京”地界,自然离我们这些国务院各部委宿舍院儿,以及复兴路那边各军队院儿都比较近,夏天游泳,“茬琴”(通常是先“茬琴”,后游泳),冬天滑冰,“茬架”(也怪,很少见“茬琴”时“茬架”的)都在这片湖上----所以大家都能遇得到。


滑冰时最招眼的还属空军大院和海军大院这俩院儿的孩子,一是人数较多,军营的习气,喜欢统一行动,二是着装统一,--上绿下蓝呼噜噜一帮半大小子骑车来了,背着冰鞋,扛着冰球杆儿,到这儿围成一圈换鞋开滑,——这是空军大院儿的。一会儿呼噜噜又来了一帮子,清一色海灰,——准是海军大院儿的!


那时还流行一种说法:“空男海女,总后全体。”——大意是说男孩儿是空军大院儿的好,女孩儿是海军大院儿的漂亮,究其原因,依我的胡乱分析,大概是由于空司机关的老底子是来源于以刘亚楼为首的“带狗皮帽子”的“四野”的骄兵悍将组建而成,其后代骨血里也多少带点子英武和彪悍。


而海军的组建则是源于“三野”(华东野战军)之一部分,早期张爱萍曾是组建者之一,干部中有不少都是新四军时期参加革命的江南女学生,其后代自然就不乏阴柔之美了!----至于“总后”,那是各路军爷的混合体,院儿也不小,人也不少,自然就“男女通吃”了!--- 一家之言,姑妄听之,不必当真!


说起空军大院儿,我前面提到的那个接受凤凰台采访的原空军大院儿的“老兵儿”王冀豫,绰号“黑子”的老哥,原来早就在咱《新浪》这里“潜伏”着呢!----先前在老叶那里我曾注意到有一个网名为“稻香湖黑子”的网友,---但老哥比较低调,也没加"红V"字,所以我以为那又是一假冒者呢,就没在意。----


直到前两天老叶在微博上一指认——我才恍然大悟!连忙发博询问:是否认识我那陆姓老哥?“黑子”老哥答曰:“我和他二哥同学,和他大哥同插队,他是这个稻香湖马场的创始人之一,我从他手里接的。两家同是空军的,父辈世交”——完全对上了!此人正是当年空军大院儿的那个著名老哥无疑了!


接着老哥又为我解开了有关“王小点”的一些疑惑:原来“小点儿”原名王南生,行二,他不是空军大院儿的,而是七机部宿舍的,其父也不是空军中将原七机部部长王秉璋,而是原总干部部特种兵任免部部长王文轩,55年授少将衔.——这是关于王小点儿的权威说法了!  


其实引起我对“黑子”老哥更多关注的,并不是他当年的那些“战绩”,而是他对当年失手致人死亡后果的深深的忏悔!----那是他又被重新唤起的骨子里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在我们这样没有信仰的的国度里,有太多的人只知道控诉,而不懂得忏悔!所以,这正是老哥的可贵可敬之处!


说起现在和我同住一院儿的这位老哥,娶了我们院儿一姐们儿,这姐们儿长得很漂亮,我们初中,插队,中专,后来工作都在一起.-----她老娘是铁道部的老干部,曾是山东高密的共党组织负责人——那里可是铁道游击队的老窝儿!----我曾和她打趣:你妈该不会是铁道游击队里“芳林嫂”的原形吧?----


因为“芳林嫂”后来嫁给了大队长“刘洪”,建国后他们双双调入了铁道部。——这是《铁道游击队后传》里描写的——这当然是玩笑话!----我这姐们儿她爹是空后航材部的老部长,两家是老战友,那家里是四儿一女,这家里是五女一儿!那边是老三,这边是小六儿。----


两家和黑子他们在空军大院儿的前身——地安门宝钞胡同(现空后院儿内)时就是发小儿,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从小玩儿到大,那边“老三”有性格,这边“小六儿”“盘儿”最靓!俩人早早就私定了终身!--上学和插队时“小六儿”都是“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无论周围多少二逼“诱主儿”她都不动声色!


那帮二逼傻忙乎半天也不见丝毫反应,个个都摸不着头脑,愤愤的说她“傲得没边儿”!-----如今,他们的宝贝女儿都已长大,像她妈妈,又是一美女!-----去年春节我们同学聚会,她一出现,立马又招来同学们的惊艳!纷纷感叹上天的不公!——岁月留给别人的是“不堪回首”!留给她的却是“风韵依旧”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VV公众平台”作者观点,不代VV立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立即打开

恭喜您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