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5哲理思维感悟思维

点击"哲理思维"看下集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喜欢打高尔夫球,因为与其他运动相比,高尔夫运动不仅蕴藏着深刻的职场哲学,还散发着浓厚的商业寓意。


许多成功的商业合作都是在高尔夫球场上谈成的,比如在商界至今都广为流传的马云"一杆定乾坤"的故事——瘦小的马云挥了挥杆,10亿美元就滚入了阿里巴巴的口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下这个故事)


马云说,"高尔夫球是永远不能向后退的运动,是不能后悔的运动。要坚持打完18洞,不管是低于标准杆,还是100多杆,你都不能后悔。就像生命,一旦开启,不管好与坏、顺与逆、痛苦与悲哀,都只能向前。"


在马云的"高尔夫辞典"里有两句话:"永不抬头"和"永不后退"。"永不抬头"是要控制自己,摒除杂念,心中只有目标;"永不后退"是要坚持自己,不到最后,心中就留有希望。




除了马云的"永不抬头"和"永不后退",

高尔夫球运动中还蕴含着许多的商业哲学


1、高尔夫运动需要你关注所有必要的环节,直到事情结束。

从开始挥杆到球飞离球座的那个瞬间,你的眼睛都应该自然地盯着球座的顶部。知道球是否击出的唯一办法是看看它是否还在原处,然后才可以去看结果。好的高尔夫球选手和好的商人都会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情。

  

2、挥动球杆要像荡秋千一样轻松自由,不要太猛太用力。

打高尔夫球的安逸感,这正是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这个特点要求不要把球看得太重要,你不过是在挥动球杆而已。在商业场上,你不要太在意一时的得失,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让自己保持淡定。

  

3、你打高尔夫球,是因为你要运动,而不是球要运动。

有人在打出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球后会归咎于球,另一些人会把火发在球杆、同伴,甚至上天身上。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不幸都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很显然,我们可以得出这种观点:不管是在高尔夫球场上,还是工作中,都不该抱怨,而应该学习接受教训。




除了以上的三个哲学思维,你还应该从高尔夫球中明白四点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第一、别太把自己太回事。

尽管巴菲特、盖茨球技平平,但许多人都愿意和他们打球。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地位卓著,而是他们在球场上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大人物,虽然在各自的领域内他们都是最出色的。

第二、成功关乎细节。

在生意场上,无论时间、地点还是面临的挑战,都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次,球场上亦是如此。有风,有雨,有快慢不同的果岭,面对永远在变化的环境,你必须非常了解你自己,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点。


第三、人脉与诚实同等重要。

球场上很少涉及具体的交易,但这并不代表球场上就没有生意或者这些大人物之间的关系与交易无关。高尔夫是一项可以教会你了解自己和周围人士的美好运动。人们的个性、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会暴露在球场的任何地方,暴露在善于观察的眼睛之下。


第四、善待你的球童。

和善待你的底层员工,善待周围下层人士一样,打高尔夫球一样需善待你的球童。总结一句话,就是要善待你身边帮助你的人。




而在高尔夫球运动中,一杆进洞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是高球选手精湛技艺的终极展现,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瞬间合一。无论是顶尖高手,还是业余爱好者,如果在全场注目下挥就一杆进洞,这将成为毕生难忘的风范时刻。

合伙企业常见的那些要命问题:

1、没有签约、口说无凭;
2、前期省钱、财务混乱;
3、小利之争、因小失大;
4、借款投资混淆、引秋后算账;
5、家族亲戚之争、互相揭底挖痛;
6、没有带头人;
7、选错合伙人;
8、所有权缺失;
9、进入规则不清晰;
10、权责利不清晰;
11、合作时间不清晰;
12、退出机制不清晰;
13、增资扩股不清晰;
14、股权转让规则不清晰;
15、违约转换机制不清晰。
人与人之间,只有分的清楚,才能合的愉快!如何分?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图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QQ:379791666我们将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VV公众平台”作者观点,不代VV立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立即打开

恭喜您获得